近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国际电信联盟第二十一研究组(ITU-T SG21)全体会议上,由新必赢旗下新华三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简称“中国信通院”)共同牵头提出的ITU-T F.AICP-HA“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loud platform - high availability requirements”(人工智能云平台技术规范-高可用要求)国际标准成功立项,计划将于2026年正式发布。这一标准将为我国乃至全球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赋能提供强有力保障,对于提升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也标志着新华三在人工智能关键技术领域的领先探索得到全球认可。
携手引领AI Infra标准体系,以中国方案推动全球发展
随着大模型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云平台作为AI基础设施(AI Infra)的核心组成部分,其高可用性成为推动大模型在各行业落地应用的关键因素。然而,当前人工智能在安全性和可用性方面仍面临着多维交织的复杂挑战。例如,Meta发布的Llama3 405B训练数据显示,模型训练过程中意外中断频率高达9次/天,严重影响了训练效率和成本。为此,产业界亟需通过标准化手段提升人工智能云平台的高可用性,降低故障发生率并提高故障恢复效率。
在此背景下,新华三凭借在ICT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携手中国信通院共同提出《人工智能云平台技术规范-高可用要求》国际标准。该标准围绕智能运维的实时监控和告警、复杂故障定位和快速恢复等运维操作的关键能力维度,构建了统一的系统能力建设框架和评估指标体系,为人工智能云平台的高可用性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这不仅夯实了大模型应用的底层支撑能力,还将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在百行百业的规模化落地。
《人工智能云平台技术规范-高可用要求》标准框架
以技术创新赋能大模型应用规模化发展
作为ICT产业的领军企业,新华三始终致力于推动技术创新和标准化工作。此次牵头制定《人工智能云平台技术规范-高可用要求》国际标准,是新华三在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实力的集中体现。近年来,新华三在AI Infra领域持续深耕,围绕算力多元化、联接标准化两大基石,在大模型基础设施算力调度、训练技术、部署推理、数据技术要求等方向开展深入研究,并推出了一系列开放的全栈智算解决方案,为行业树立了标杆。
值得一提的是,新华三的技术成果不仅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同时通过国际标准化舞台走向全球。此次标准的成功立项,充分体现了新华三在AI Infra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也彰显了中国AI产业链在全球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中国信通院依托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AIIA)“基础平台(AI Infra)工作组”,正在积极推进AI Infra标准体系建设工作。作为该领域的核心参与者和贡献者,新华三深度参与了相关标准的研制工作,并将自身的技术实践与行业经验融入其中,为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提供了有力支撑。
未来,新华三将继续携手产业伙伴,推动《人工智能云平台技术规范-高可用要求》国际标准的落地实施,并积极参与更多AI Infra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携手构建开放、协同的产业生态,助力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应用,为百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